烏雞需要7個月的時間才能出欄,不同區域或者產地的烏雞種類不同,出欄的時間也不盡相同。
烏雞的高效養殖技術有哪些?
1、雞舍建設
雞舍一般選擇在交通方便、道路平坦、水源充足,雞舍周圍沒有噪聲源和污染源的地方。雞舍的形式有多種,家庭養殖一般選擇開放式雞舍或大棚式雞舍。
開放式雞舍長20~30米、寬6~9米、高4~5米,用磚砌成。每問雞舍留2個對流的窗戶,每2~3間留一個門。為了便于防疫和打掃衛生,地面用水泥砌成。
大棚式雞舍建造與蔬菜塑料大棚相似,用水泥棒和竹竿等建造。高度2.5~3.5米,用雙層塑料薄膜覆蓋,有些在雙層塑料薄膜之間放入作物的秸稈,增強防寒和防暑能力。冬天雞舍四周用塑料薄膜封閉,夏天為便于通風,用尼龍網封閉。
2、選擇品種
目前我國烏骨雞的品種較多,各地主要的優良品種有:十全絲羽烏骨雞、八全絲羽烏骨雞、江西白羽烏骨雞、鄖陽烏骨雞、鹽津烏骨雞、雪峰烏骨雞、蘇禽黑羽烏骨雞、川南黑羽烏骨雞等。全國飼養量最大、分布最廣的是白色絲羽烏骨雞。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,選擇適合本地的優良品種進行飼養。
3、衛生防疫
雞舍內外要用20%的火堿水消毒,墻壁用10%的石灰水刷白。墊草要勤曬勤換。食槽、飲水器等每天要洗刷干凈,每半個月要用1%~2%苛性鈉溶液消毒1次。清掃出的糞便和墊草要遠離雞舍深埋。
4、藥物控制
雛雞孵出后的前兩周,每天在飼料中加萬分之四的痢特靈或4000單位的氯霉素控制副傷寒和白痢。15日齡后,每天喂萬分之一的痢特靈或按飼料量的千分之二喂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。然后停1天~2天再喂。45日齡后,要防治蛔蟲。另外,8日齡、25日齡、66日齡要接種雞新城疫苗。
5、精心喂養
烏雞成活率的高低、育肥的快慢與管理好壞的關系很大。應及時將病雞隔離飼養。發現快慢不一,體質強弱不均的雞,要分群飼養。雞舍的溫度在幼雛階段要保持在攝氏30℃~32℃,以后可隨幼雛的生長,每周降溫1℃~2℃,最后保持在20℃左右,夜間室溫應比白天高2℃為宜。
6、飼料配方
根據雞在不同生長時期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供給全價飼料,比例是:玉米50%、高粱10%、魚粉12%、豆餅8%、肉粉8%、麥麩5%、葉粉2%、礦物質磷和鈣1.5%、生長素適量。為了加快育肥,一般每晝夜喂3次,長期光照。這樣,一般90日齡的烏雞就可達到出售標準。
烏雞是我國特有的家禽,養殖歷史長遠。養殖烏雞,投資少、周期短、效益高,是養殖戶致富的好項目。想要養殖烏雞的農戶,可以掌握好以上養殖技術,科學飼養,達到高效的目的。

烏雞養殖技術包括:雛雞管理、成雞管理、飼養管理、衛生管理等。 1、雛雞管理 烏雞育雛時間相對較短,一般為期一個月。雛雞破殼后的一天內即要開口進食,前面一周的飼料喂...[詳細]
- 20-08-28 / 烏雞 / 閱讀:223